2014-10-04台北淡水河流域的媽祖信仰 / 山水人文學會–吳智慶

台北淡水河流域的媽祖信仰 / 山水人文學會吳智慶 2014

一、引言
北台灣最廣長的台北淡水河系;含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流域,跨台北縣市、基隆、宜蘭、桃園、新竹各地。如同天賜之水、神佑之域,帶動數千年大自然生態及早先人類孕育養成。更促使近四百年,台北地區原漢各族群的生活與信仰,維存互動興落轉化的歷史文化演進。本文將探討台北淡水河流域的原先住民:凱達格蘭族各社早期共同的祖靈信仰,至明末清初漢移民帶來佛道儒家多神的宗教信仰,由弱少轉成強勢社會主流。尤以象徵海洋文化傳奇,祈佑水運航行保安,生活安定富裕的林默媽祖信仰,總不斷的發揮其重要角色。

 二、史前年代台灣信俗  
最少和台北淡水河域生活相伴兩千年以上的凱達格蘭族群,早先崇畏往生祖先靈魂,結合自然界天地山水為主要信仰。祖靈分善惡兩種,善靈祖先以善終的家人往生者及對族社大眾過去有重大供獻者,受傳承奉祀紀念,以年祭或每年春秋兩祭舉辦。相傳也有以每年春末莿桐樹紅花盛開為年祭,或每年星辰夜空月亮最圓的中秋佳節舉辦。

十三行遺址,是台灣北部重要的考古遺址之一。該遺址位於台北八里區淡水河海口交界處的南岸,挖掘出陶器鐵器、墓葬等各類豐富的史前遺物。該遺址的主人生存於距今約1800500年前,在文化上屬於台灣史前時期的前鐵器時代,是目前台灣確定幾乎接近擁有煉鐵技術但功虧一簣的史前居民,很有可能是台灣原住民凱達格蘭族的祖先。從遺物來推測當時的文化.十三行和中國通商非常密切,目前已挖到台灣史前遺物相當豐富,包括宋朝的中國錢幣。

當時台北原住民凱達格蘭族,可選擇社群生活食用產量,豐收喜慶的適當時期隆重舉辦。後來定規著從迎靈、宴靈、送靈三禮為傳統儀式。畏遇惡靈為遭受疾病不幸或不順,則臨時辦理解厄之法術。不管對善惡祖靈溝通求解,總由部落特定具高等地位的靈媒女巫師(台灣平埔各原住民族含凱達格蘭族稱謂北投)行主祭。

同時間海峽對岸,中國大陸福建省興化府蒲田縣賢良港湄州灣海岸,也造就一位傳奇的海洋女神。林默生于宋朝建隆元年(960年),相傳童年即得神授道法靈通,16歲搶救海上船難而亡,死後常神蹟顯靈,被討海生活鄉民崇視為海上保護神而聖名遠播。至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已成朝廷賜封受崇拜稱靈女天妃,蓋建祠祀之神。

馬祖島的媽祖信仰;根據清初《使琉球記》中記載,媽祖林默娘因父兄駕船駛至閩江口海域,遇風浪船毀人溺,媽祖為救父兄入海罹難,她的遺體當年隨海漂至閩江口附近的小島(即今日馬祖列島南竿島),為漁民打撈上岸,並將她巷埋葬在岸邊丘地。湄洲島的鄉親一度以為默娘失蹤沒下落,故稱她已羽化昇天成神仙,且為感念其孝心,遂蓋廟祠紀念她的孝行。

經後代學者查知,媽祖葬於現今馬祖南竿鄉馬祖天后宮內靈穴石棺中,且興廟供奉媽祖世代相傳至今,此島因而被稱為媽祖島。馬港天后宮是南竿鄉的信仰中心,據說,每次有大災難之前,都會見到由靈穴飛出一團火球,當地居民說,看到火球飛出,就知道媽祖娘娘又出去救海難了。

到元朝還被當政異族朝廷晉封五次,晉建天妃宮。至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4年),鄭和出使西洋七次,媽祖被列為航海庇護神。萬曆30年(1602年)明朝水師將領沈有容,將荷蘭東印度公司來中國武力集團船隊趕出澎湖,立碑記時;澎湖主島內港華人已設建媽祖宮,其港口重鎮己通簡稱媽宮即現馬公。

推理台北地區以漁撈為生的凱達格蘭族人,早在約一千年前宋元朝時代,已和航海捕魚商業交易偶經台灣泊岸的戎克船漢人有所接觸,相信也好奇看待其異族信仰。到明朝中葉後,已有更多的漢人船隻,每年初夏入秋季渡海定期航泊淡水河海口,偶進入台北淡水河內盆地,帶來鐵器布等,交易換取硫磺獸皮番薯等。原漢兩族相處互有所需尚算平等,因而提升交流認識包容學習。

台灣北海岸淡水河口一帶,早期凱達格蘭族各社有祭拜狗頭風俗;流傳一則古老傳說:祖先為狗與國王之女公主結婚遭受流放的故事,金山沿濱海舊名阿里荖、阿里磅地,這一帶最有名的十八王公廟,其中一公就是狗。這裡早期是小雞籠社領地,而拜狗信仰和北海岸平埔族社有關,早期金包里社也留傳狗與公主結婚成為來台開基祖先,八里坌社有醜男駙馬爺的祖先傳說,是否為社群信仰的連續性所演變。

其實,《明史》的記載來自明代陳第《東番記》一書。《東番記》記載台灣說:「居島中,不能舟;酷畏海,捕魚則於溪澗,故老死不與他夷相往來。永樂初,鄭內監航海諭諸夷,東番獨遠竄不聽約;於是家貽一銅鈴使頸之,蓋狗之也,至今猶傳為寶。」

清朝編修的《明史》記載台灣時提到:「雖居海中,酷畏海,不善操舟,老死不與鄰國往來。明朝永樂時期鄭和寶船遍歷東西洋,靡不獻琛恐後,獨東番遠避不至。和惡之,家貽一銅鈴,俾掛諸項,蓋擬之狗國也。其後,人反寶之,富者至掇數枚,曰:『此祖宗所遺。』」。

據此,有人認為鄭和七次出洋,船艦到過古稱東番島的台灣。每次由南京龍江關海口出洋,艦隊沿海岸南下到福州閩江口,總會停泊長樂港進行出國最後補給。再出洋沿海岸南行就屬現台灣海峽水域,澎湖群島在不遠處。風吹偏東好天氣,在澎湖就可看到台灣島高山群峰。

現存鄭和下西洋的重要文件都出於以下主要史料:費信的《星槎勝覽》、馬歡的《瀛涯勝覽》及鞏珍的《西洋番國志》是當事者留下來的第一手資料。原名《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的《鄭和航海圖》,祝允明的《前聞記》,黃省曾的《西洋朝貢典錄》和錢穀的《吳都文粹續集》屬於在鄭和下西洋後一百年間留下來的史料。以上諸多史料,沒有一個提過鄭和曾到過東番或是雞籠等明代對台灣的稱呼,問題出在那裡有待研究!

三、台灣媽祖信仰源流
在廣義的臺灣地區(臺、澎),最早的媽祖廟為澎湖天后宮,至於臺灣島最早的媽祖廟則欠缺明確的文獻記載。學者石萬壽認為臺灣本島的媽祖廟早於明鄭時期興建者僅有魍港天妃宮,為鄭芝龍招募來臺墾殖者所興建,大約建於明崇禎年間。不過當時荷蘭人統治下的臺南地區也有漢人聚落,應也自中國大陸帶來了媽祖信仰,但或許尚未正式建廟,僅以草寮供奉或是於住宅中供奉。

台灣島最早的媽祖廟文獻撰文為;瑞士.阿布列特.赫波特赫波特,于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7月至十八年隨荷蘭船艦在台灣。《台灣旅行記﹒中國人的宗教》描述:台灣中國人的神廟,通常有檀木雕的3個神像。中間一個是上帝。右邊一個是土地公。左邊是個女子(媽祖),是船和舵的發明者,她看見魚擺動尾巴的樣子而造了船,華人每逢出航或回來的時候,必定要祭她,家裡也祭祀這3個神像。

鄭芝龍于天啟元年(1621年)去台為寇﹔三年春在日結婚,由長崎移居平戶,四年生下成功﹔芝龍在平戶置兩幢房子,其中一幢供奉媽祖。五年,芝龍成為巢于台灣的海寇集團的首領,六年起屢犯閩廣。崇禎元年(1628年),芝龍被明廷招撫,二年其在平戶的妻子又生下成功的弟弟七左衛門。

從天啟到崇禎年間,芝龍來往于長崎、平戶與台灣、閩廣之間。《長崎荷蘭館日志》說芝龍的母親和妻子生病時,他從台灣請荷蘭醫生去長崎鄭家醫治了三個月。因此,芝龍也可從日本將媽祖信仰傳入台灣。當然,日本和台灣等地的媽祖信仰,都靈溯莆田湄洲。

明朝天啟6年(1626年)起,西班牙佔領台北淡水河地區長達17年間,帶來的傳教神父曾有被殺的記錄。在當年一份呈給西班牙國王書信寫著:「台灣原住民稟性不馴、善變,宣教士尚不能得到一信徒施洗」。至明崇禎15年(1642年),荷蘭佔領接管北台灣共24年間,傳教士曾成功影響部份的凱達格蘭族人入教受洗,在統治末期且遭叛教反荷。

代表華人國力正式領治台灣的明萬曆15年(1661年),明朝將領鄭成功率水師艦隊,渡海攻台驅逐荷蘭勢力。在澎湖海面上遇風浪祈求媽祖庇佑得以平安抵台。其明鄭北路軍由淡水海口八里坌進駐台北盆地,在北投唭里岸社地,屯田駐防自給自足。隨軍來台漢僧石興和尚,將恭迎渡海來台灣的湄洲媽祖分靈神座,選定在關渡門開山蓋茅草屋立名靈山天妃廟奉祀,成為台灣中部以北最早創建的媽祖廟。

清朝康熙22年(1683年),清軍水師靖海大元帥施琅平定台灣,感恩媽祖保佑事成,多次向清廷申議褒封;由升格為「天上聖母」,至尊崇的極限「天后」,並還願自力在台南府城建天后宮。從此帶給更多漢人來台灣開發拓墾時跟進學習。台北淡水河域隨著漢移民入墾下,由下游往上游開拓,農商共進相互增強,帶給淡水河系流域住民凱達格蘭各社快速轉化,由社漢化成庄,河渡口岸繁榮為港街市集。而代表漢人信仰護佑商業水運發展有成的指標神媽祖,也在各港街建設時間同期創立媽祖宮廟。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的蔣毓英《台灣府志》卷6載:台灣府渡在安平鎮天妃宮口西港仔渡在小媽祖宮口。兩宮均未載創建年代,可知在明鄭時已有。而且,兩個宮均與渡口聯在一起,可見台灣各渡口建媽祖宮已蔚為風氣,以便保佑渡海者的平安。施琅從澎湖率清軍入鹿耳門時,鄭克塽就在安平鎮渡口的天妃宮前迎接。

 西港仔渡小媽祖宮在台灣縣的附郭鎮北坊水仔尾﹔李獻璋考証為無可爭辯它是台南最早的媽祖廟,因該廟原奉的媽祖神像背面刻有崇禎庚年(1640年)湄洲鐫造。蔣維錟將此像與明末德化瓷塑天妃像(藏福建省博物館)和日本薩南電埔林家媽祖神像。對照三者各方面造型都很相似,應同屬晚明作品。傳入台灣的媽祖信仰,有几條途徑。一是從澎湖傳入。二是由興化等地漁民、商人傳入。三是由鄭芝龍等人從日本傳入。

清朝歷史學家趙翼;記下了一個很有趣的臺灣海峽的媽祖傳說。若遇海難向神明呼救時,稱「媽祖」,媽祖就會立刻不施脂粉來救人。若稱「天妃」則媽祖就盛裝打扮,雍容華貴地來救人,所以會很晚才到。故海上都稱「媽祖」,不敢稱「天妃」,希望媽祖立刻來救海難中的漁船。

從康熙61年(1722年)巡視台灣御史黃叔璥,所採錄的一首淡水各社祭祀歌,
其語意:

虔請祖公         虔請祖母
爾來請爾酒           爾來請爾飯共菜
庇祐年年好禾稼   自東自西好收成、多多多
捕鹿亦速擒獲。

解釋內文;可見凱達格蘭族社的生活產業、食用主糧,語句表達已受到漢化影響。而關渡宮在康熙51年(1710年),由淡水通事賴科發起重建時,凱達格蘭族北投社也捐助支持,現前殿拜亭仍保留一對乾隆48年(1783年),北投社人所喜捐的龍柱。而北投嚘勞別下社也學習漢人土地公神信仰,在社口蓋起福德祠,沒忘在石雕的神座背後刻著「平埔社」作區別。

清朝時期,由於施琅應用媽祖信仰助長軍威,並將平臺功績歸於媽祖顯靈助佑,奏請將媽祖冊封為天后,而後清朝政府來臺處理民變時也多藉助媽祖名義,使得在官方推廣下,媽祖信仰在臺灣德以蓬勃發展。

而約在嘉慶年間,媽祖信仰的主力逐漸從朝廷官軍轉為民間,例如臺灣府城的重要媽祖廟(大天后宮、海安宮、溫陵媽廟等等)多由府城三郊管理,此外清朝晚期形成的府城迎(北港)媽祖活動,串聯起北港到臺南沿途多座重要媽祖廟,也使得媽祖信仰更為繁盛。

到清末部份社人宗教信仰已全面和漢人家庭全然一樣,部份保有頭目制度的部落如里族社、秀朗社,仍保留改良式的祖靈祭典。也有部份頭目或巫師,轉變為道教的法師乩童。部份在清同治光緒年間受馬偕傳教士影響,改教受洗成為基督徒,並担任牧師長老。

清代茶郊媽祖乃是由爐主奉祀於家中,負責每日上香祭拜;日治時期才由包種茶商在甘谷街成立「舖家金協和俱樂部」,並設媽祖廳後,便將茶郊媽祖供奉於俱樂部的媽祖廳;並訂農曆922日茶神陸羽生日,作為茶郊媽祖的祭典日期。

四、近代媽祖信仰興落

進入日治時期後,初期由於戰亂在加上有不少廟宇遭日軍佔用之故,使得包括媽祖信仰在內的臺灣民間信仰都受到影響,直到1896年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下令基於「保民治安」等理由,應妥為保護廟宇與傳統信仰,暫供軍用者也應速恢復舊貌,以及臺灣治安的恢復,各地寺廟才逐漸恢復宗教活動。

1915西來庵事件發生後,為避免再次有人利用宗教信仰號召群眾抗日,開針對臺灣宗教進行調查,其成果由臺灣總督府編修官丸井圭治郎1919年彙編成,該書除了提供政府施政的參考資料外,也成為日後進行臺灣宗教調查的範本。而在日本大正年間,由於政府利用廟會慶典促進地方繁榮,所以大力支持迎神賽會,歷如1923515日的《臺灣日日新報》便報導臺南州知事吉岡荒造等官員,參與臺南大天后宮與祀典武廟同日舉行的祭典。

然而1937中日戰爭爆發後,展開的皇民化運動企圖以日本神道教來取代臺灣的其他宗教,1938年的「寺廟整理運動」據臺北帝國大學教授宮本延人統計,全臺有361座廟宇被毀,819座廟宇被移作他用,媽祖信仰與其他民間信仰一樣受到打擊。

二次大戰1945年結束後,台灣歸還中國。1945年中國爆發國共內戰,戰敗退守來臺灣的中華民國軍隊及家眷和難民,佔用各地廟宇,如臺南大天后宮在194510月被62軍軍眷佔住,引發民眾不滿,對此石覺將軍在1949年下令軍眷不得佔住廟宇以免引發更多的民怨。

而後在戒嚴時期臺灣的宗教信仰自由受到限制,廟會活動被視為迷信、鋪張浪費的活動而遭到禁止,為此政府還在1963年頒發了〈臺灣省改善民間習俗辦法〉。但即使受到限制,各地廟宇仍有變通辦法,例如讓宗教慶典與政治活動結合,像是臺南的媽祖樓與金安宮便曾以「開國紀念」的名義來藉機進行遶境活動。

全臺各地因不同起建年代、地域、背景,而有富饒地方采風、傳說的媽祖廟,早期有「南笨港、北干豆」一說,尊崇北港朝天宮關渡宮。臺灣具代表性的名剎如:臺南市大天后宮為全國位階最高的官建大廟,有「全臺祀典」之稱。雲林北港朝天宮日治時代以來一直為全國知名,延伸出「北港香爐」一詞。彰化鹿港天后宮保存世界唯一湄洲天后宮媽祖神像本尊,一說新竹市新竹長和宮供奉湄洲祖廟正三媽。大甲則有「見轎不跪,討皮痛」之語,因為清代時鎮瀾宮神轎出宮,除了老病殘弱者,信徒必定跪地迎送,否則會遭到隊伍帶頭者以「鶴旗」猛打。

臺灣則有3000多座以上媽祖廟,因地而異,且名稱說法不一。由於媽祖神像來自於福建省等不同地方,由於不同人們去奉請,所以名稱說法也盡不相同;來自湄洲島分香者稱湄洲媽,來自泉州三邑分香者稱溫陵媽,來自同安縣分香者稱銀同媽,來自安溪縣分香者稱清溪媽,來自漳浦縣分香者稱烏石媽;也有把來自莆田的叫大媽,來自仙遊的叫二媽,來自惠安的叫三媽。

1970年代後,臺灣經濟蓬勃發展,民間開始大量重修、擴建廟宇,原本僅於私宅或是神明會供奉的祀神也開始建廟,使得臺灣廟宇數量大幅增加。而後由於1987年解除戒嚴,臺灣與中國大陸恢復交流,有不少臺灣媽祖廟將原本的進香地點改為福建湄洲祖廟,並從湄洲分香回臺。

台北市中正區南門外古亭捷運站附近新店溪泮,若是從同安街進來,應該都會發現沿途有許多廟宇,在紀州庵對面有一間座落於同安街904樓「湄洲天后宮」,樓下招牌寫著「台灣興安會館-台北市蒲仙同鄉會」。而莆仙同鄉會的背景有個重要人物,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媽祖」。媽祖是蒲仙人,也有鄉先輩在臺灣建廟。因此臺北市莆仙同鄉會的廟,來自湄洲天后宮。是莆田市湄洲嶼媽祖廟,於民國80(1991) 717日唯一指定的「臺灣行宮」,是旅臺莆仙鄉人之祖祠家廟。

五、台北淡水河域媽祖宮廟

關渡媽祖宮

創建明朝萬曆15年(1661年),位於淡水河關渡門與基隆河匯合處北岸,流傳由明鄭北路軍由淡水海口八里坌進駐台北盆地時,漢僧臨濟宗石興和尚從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湄洲島請來媽祖分靈神座,隨軍恭迎渡海來台,選定在關渡門,開山蓋茅草屋立名靈山天妃廟奉祀,成為台灣中部以北最早創建的媽祖廟。

經康熙51年淡水通事賴科幕集漢人及凱達格蘭族原住民北投社信徒合資改建。而靈山廟這個名稱,則是在乾隆十五年(西元一七八六年)重修時,奉祀天上聖母,才改名為關渡宮。現殿前龍柱有一對乾隆44年(1779年)北投社弟子潘元坤、劉子捐、金桂玉仝喜助捐。

早期建廟的地景位置:大多數的媽祖廟都建於水岸或市集。先輩學者推測:關渡宮會建在山上,是為了防患洪水,不過,還有個原因:假如說關渡宮建在山上的話,在海上航行的船隻,就能以他作為目標,不會在海上航行時迷失方向。關渡宮選建在山頭,頗似湄洲祖廟,在台灣屬於罕見。

台灣的媽祖廟多為移民或郊外修建。同治2年時,關渡宮因咸豐開港,關渡設卡,其丁酉重修石碑,竟然有洋行捐銀修廟,是全台難得一見的案例,這是淡水開港後,洋、漢互動之稀有而且珍貴的現象紀錄。

台灣日治時期明治卅年(1897年),關渡富商林大春因講究風水學,收購廟地,改建為自己之住宅。後林大春捐了兩百八十銀元,並鳩資遷移「靈山天妃廟」到風水上稱作「萬水歸堂穴」的現址,坐西朝東,易名為「關渡祖宮」。

大正十一年(1922年)再次重修,更名為「關渡宮」。

奉祀神佛:關渡宮一樓正殿奉祀媽祖觀音菩薩文昌帝君國姓爺。右側奉祀建廟大德。旁殿奉祀藥師佛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樓上廣渡寺奉祀地藏王菩薩與信徒安奉的祖先牌位

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恭祝北臺境主關渡宮天上聖母聖誕千秋,干豆興二媽關渡宮二媽「大尊」、「黑面」、「軟身」形塑關渡媽祖相當鮮明的形象,透過終年於北台灣各街庄輪庄迎奉繞境,北台灣大多數信眾對於關渡媽祖的印象,由關渡宮二媽清楚勾勒。

 新莊慈佑宮

創建清朝康熙25年(1686年),位於大漢溪北岸,舊武勞灣社域,轉化為興直堡新莊街,比台北市艋舺街較早發展,而媽祖信仰置港口岸入街大廟。

關於慈祐宮的創建年代,有許多說法。最早的為《臺灣通史》,稱其建於康熙二十五年(1686),曰天后宮,余文儀的《續修臺灣府志》則記為雍正九年(1731),《淡水廳志》的記載更晚,為乾隆十八年(1753)。然而依據廟中所嵌碑文之記載,同治十二年(1873)所立的《重修慈祐宮碑記》中所述的年代明確記載「慈祐宮者當雍正七年闢是地即建是宇」。而乾隆四十四年(1779)所立的《重修慈祐宮碑記》,有「新庄置宮顏曰慈祐始于前乾隆十八年(1753)」的記載。

兼之以廣福宮中乾隆十五年(1750)《奉兩憲示禁碑》中記載「乘十三年(1748)火災新直街(新莊街)」推斷,慈祐宮至晚應於雍正七年(1729)已經修建,但於乾隆十三年(1748)因新莊街發生火災而被焚燬,故而於乾隆十八(1753)年時重建,同時改天后宮為「慈祐宮」。
據此,可以推斷慈祐宮為新莊沿河三廟(慈祐宮、廣福宮、武聖廟)中最早建立的,亦為新莊地區最古老的廟宇,為臺北地區僅次於關渡宮的第二古老媽祖廟。之後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新莊巡檢曾應蔚、嘉慶十八年(1813)新莊縣丞曹汝霖曾兩次倡捐,先後進行二次的大規模重修,而後者進行重修時,尚用修建所剩的餘款另外為原本配祀於慈祐宮的文昌帝君,獨立建祠,為新莊文昌祠建立之始。其後又分別於光緒元年(1875)、日治昭和二年(1927)、昭和十一年(1936)、民國五十四年陸續進行修建,奠定今日所見的規模。
鑑於乾隆十三年(1748)的新莊街大火,天后宮亦遭波及,因此在乾隆十八年(1753)所發起的重建,同時在開山殿後面開闢池塘,以為鎮火救災之用,由於當時新莊街以北尚無建築物,池水倒映觀音山影,時人謂之「美人照鏡」、「倒照觀音」,為昔日新莊八景之一。

 淡水福佑宮

草創清朝雍正乾隆年間,嘉慶元年(1796年)重建。位於淡水河海口東岸滬尾街面對渡船頭。1884年(光緒10)中法戰爭,滬尾因地處要衝,為進入的重要港口,劉銘傳幾經思考,決捨基隆全力守護滬尾,在河口佈水雷、築土堤建礮臺以阻止法國戰艦進港,戰勝之後,以媽祖曾顯靈助陣,助滬尾軍民擊退法軍。乃奏請光緒皇帝賜匾,獲頒「翌天昭佑」匾額,至今仍懸掛於廟中。宮廟保留望高樓碑及光緒12年皇帝御賜匾。

早期移民來臺灣必須橫渡黑水溝,面對前途茫茫未可知的未來,因而先民對於海上守護女神媽祖格外重視。淡水河是清代移民進入臺北盆地的重要門戶,淡水成為北臺灣貨物集散地,在清代中葉福佑宮前緊鄰碼頭,於是福佑宮成為淡水發展的起點。

福佑宮始建於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至嘉慶元年(1796)落成,捐建者涵蓋了泉州三邑(晉江、惠安、南安)、同安、安溪、永春、永定、漳州、以及粵東潮汕或嘉應州的客家人士,這是因為滬尾港是清乾隆至嘉慶年間臺北盆地登陸的重要口岸,所以能匯聚如此多不同本籍出身人士捐獻。
光緒10年(1884)中法戰爭,滬尾因地處要衝,為進入北臺灣的重要港口,當時臺灣巡撫劉銘傳幾經思考,決捨基隆全力守護滬尾,在河口佈水雷、築土堤阻止法國戰艦進港,在這場戰役流傳下的神奇傳說;在戰況激烈時,觀世音菩薩、媽祖、祖師爺等,曾顯靈助陣,助滬尾軍民擊退法軍。光緒12年(1886)巡撫劉銘傳奏請光緒皇帝賜匾,獲頒「翌天昭佑」匾額,至今仍懸掛於廟中。

福佑宮是淡水最老的廟,兩側街市是淡水最早的街道,由它的位置,可以看早期淡水發展的情形。廟前的中正路又叫「下街」在清朝末年稱做「滬尾街」,往東是為公館口,因為嘉慶年間有何姓望族興建了一座四合院用來堆置穀物、接待親友並充當交易商貨之所,往西叫做新店子,以前是洋人居住活動的地區。臺灣的媽祖廟與臺灣的開發或聚落城市之發展息息相關,要研究早期城鎮之開拓,媽祖廟之建置是個里程碑。

福佑宮目前的規模包括前殿、戲亭、正殿、兩廊及左右護室。除護室為日據時期改建者外,其餘皆維持初建時之規模。古蹟本體面寬三間,寬度約12.64公尺,進深二進,縱深約3144公尺。背山面河,所謂「後山為屏,前水為鏡」正是福佑宮寫照。

 艋舺新興宮

創建清朝乾隆11年(1746年),位於淡水河上游新店大溪口東岸,艋舺渡市街內貴陽街西園路口,民國34年日本戰敗前被拆。37年移至成都路更名台北天后宮。

乾隆初年,漢人入墾台北盆地漸多,西元1738年清乾隆3年三邑人鳩資興建「龍山寺」,歷經二年峻工。而後向北發展了舊街、新店街(今西園路一段),而比舊街更早發展的蕃薯市街(後改為歡慈市街,今貴陽街一段)交會處,至西元1746年清乾隆11年則興建了「新興宮」,後來的市街發展便以「新興宮」為中心,進而向東、北方延伸;1788年清乾隆53年則陸續建立了「清水巖祖師廟」,而後這三座廟於西元1825年清道光5年便被並稱為「艋舺三大廟門」。

而後,日本政府接管台灣,到了西元1937年日昭和12年,中日全面戰爭爆發,臺灣戰略地位益形重要,日本人發起皇民化運動、設立日語家庭,並要求廢止台灣寺廟,改奉祀日本神。西元1943年日昭和18年,日本政府更以必須開闢防空道路為理由,強制將新興宮拆除,而信眾只好將神像以及神器暫奉置於「龍山寺」後殿,因此艋舺地區的精神中心「新興宮」便在這樣的因素下遭瓦解,暫時走入歷史。

二次大戰後,日軍撤退,留下不少日本神社及廟宇仍然存在,因此本宮信眾燃起一線希望,希望能夠找到適合的廟宇,將寄放於龍山寺後殿的神像進行遷廟之事宜。就新興宮信眾將神像遷入西門町「弘法寺」的緣由說法有二。其一為光復後,新興

宮信眾即利用日據時代的「弘法寺」,就其正殿改造為媽祖的祠祀。

而當時的「弘法寺」,完全為日本風格的建築,專供日本和尚念經拜佛之用,到了西元1950年民國39年,日本和尚攜缽歸國,才由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接管,後來因為本宮信眾的極力爭取,終於將「弘法寺」接管,並改名為「臺灣省天后宮」。

 ● 松山慈佑宮

創建清朝乾隆22年(1757年),位於基隆河中游南岸麻里錫口社地。為明清年間台北至基隆水陸運必經孔道,後又是往宜蘭的淡蘭正道主驛站。泉州漢移興港造街建廟,現松山火車站前。在現在的饒河街和八德路交叉的地方,有一座具有歷史意義,同時也是松山區最著名的寺廟錫口慈祐宮。原松山一帶住民為凱達格蘭平埔族貓裡即吼社所在地, 漢字譯音為貓裡錫口,此為貓裡錫口街地名的由來。

清嘉慶年間接 ( 西元1815 ) 地方鄉紳因它含有動物名稱認為不雅,於是將貓裡省略,只稱錫口二字,松山慈祐宮,建於清乾隆十八年(西元1753)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溯其根源,當時有一福建泉州籍行腳和尚,俗名林守義,法號衡真,,由湄州攜奉天上聖母分靈金身來臺,到達錫口。當時地方百姓多是泉州同鄉,加上都是信奉媽祖,於是大家倡議立廟供奉,從此築定慈祐宮。

為當時錫口十三街莊居民精神皈依之所, 和貨物集散之市集. 慈祐宮一年當中,早期最盛大的慶典為323日,天上聖母誕辰媽祖生日。上午由十三街莊配合慈佑宮分東、南、北三路線,恭迎媽祖出巡繞境,沿途各商店住家紛紛設案,備辦牲禮或鮮花素果,於聖母鑾駕過境時,以清香膜拜之儀恭迎盛聖駕,使得松山區境內熱鬧騰騰。至今松山慈祐宮祭典, 雖然不再是松山區的震撼大事, 但每年慶典,仍是盛況空前,是松山區最大的廟會活動。

慈祐宮宮址,經衡真法師堪輿,再蒙媽祖指點,坐北向南,背水面山,前望四獸奇峰「虎、豹、獅、象」,向獅伏虎,背倚九曲長流,似衣帶旖旎,於是才選擇「鯉魚吉穴、山川鍾秀、地靈人傑」的現址興建。慈祐宮為三川五門三進建築,正殿為三層重簷,正殿左翼為鐘樓與右翼鼓樓相望,屋頂脊剪黏或交趾陶作品多以龍鳳與中國古代歷史故事為主,中門兩側有嘉慶年間(西元十八世紀初)雕刻的石獅子乙對,中央門上書「慈祐宮」,龍門曰「左輔」,虎門稱「右弼」,進入後殿係一巍峨堂皇的六樓建築,雕樑畫棟,呈現莊嚴氣象。
慈祐宮開基至今已有二百五十餘年,雖歷經數次翻修及重建,仍保存著不少歷史文物,如乾隆四十八年(西元一七八三年)眾弟子敬獻之「利齊參天」橫匾,光緒五年(西元一八七九年)福建師補鹽大使華有滋敬贈的「德水靈揚」匾額,光緒十六年(西元一八九零年)庚寅科進士趙鴻敬題之「神之格兮」諸古匾皆功頌媽祖的靈顯,另有二百餘年歷史的石雕古香爐,雖經歲月無情的洗禮,仍不失珍貴之貌。

祀樓分佈:一樓大殿:天上聖母千里眼將軍順風耳將軍。一樓各廂:福德正神地藏菩薩阿難尊者、目連尊者、五營神中壇元帥虎爺、開山先靈神位、功德先賢祿位。二樓太歲殿:斗姥元君、六十值年太歲星君護法神左輔右弼大將。

二樓註生殿:註生娘娘、十二婆姐、杜玉娘夫人。三樓佛祖殿:觀音佛祖南海觀音、千手觀音)、善才龍女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韋馱菩薩伽藍菩薩十八羅漢彌勒佛。四樓帝君殿:關聖帝君關平太子周倉將軍、孚佑帝君灶君清水祖師文昌帝君魁星水仙王保儀大夫廣澤尊王五營神中壇元帥。五樓三清殿:三清道祖、三教教主釋迦文佛太上老君孔子先師)、南極長生大帝、北極紫微大帝馬靈官趙元帥地母娘娘、太陽星君太陰星君神農大帝。六樓凌霄殿:玉皇大帝三官大帝、火官大帝(火德星君)、南斗星君北斗星君

20年前,仙游商賈赴台灣經商,目睹松山慈祐宮香火鼎盛,信徒眾多,即從松山慈祐宮分靈,奠籍於仙游鯉南霞苑村。此後兩岸人民締結了牢固的神緣,二百多載的風雨兼程,形成了現今的仙霞廟,為莆仙第二大的媽祖廟。霞廟幾經蒼桑,現在的規模式20年來陸續擴建修繕形成的。仙霞廟還將與松山慈祐宮攜手合作,打造仙游鯉南霞苑媽祖文化公園。目前,仙游人民與台灣開展各種文化交流活動的熱潮,兩岸媽祖信眾約定每年828日為興化大地媽祖遶境巡安日,以此帶動世界各地媽祖遶城巡安活動。

 ● 八里天后宮

創建清朝乾隆25年(1760年),位於淡水河海口西岸,觀音山腳八里渡口。原屬八里坌巡檢署宮廟,道光年間遇大水災重建,現名開台天后宮。天后宮 係台灣唯一奉祀湄洲祖廟開基聖母神像的廟宇,由天后宮分靈分香出祖的大廟宇眾多,終年香客不絕。八里天后宮位於渡船頭對面,俗稱媽祖廟, 建於西元 1760 ,已有二百多年歷史,是臺灣第一個媽祖廟,故有開臺天后宮之稱,廟內主祀天上聖母,乃是臺灣民眾,特別是臨海從事漁業之居民最常奉祀的神明。已於 88年完成擴建,從廟外觀看,其規模雖不大,但其內具有歷史與藝術意義的雕刻、建築及裝飾等均值得觀賞。位於渡船頭對面,過了15省道,就可以看到,俗稱媽祖廟,建於西元1760年,已有二百多年歷史,是臺灣第一個媽祖廟,故有開臺天后宮之稱,廟內主祀天上聖母,乃是臺灣民眾,特別是臨海從事漁業之居民最常奉祀的神明。其因故,共歷經三次遷移,與其他天后宮不同的是,大門除了武門神,兩側小門則是拿蓮花宮燈的仙女,就全台而言,這是十分罕見的廟門設計。據聞其中一次遷?原因外,相傳是因為廟門一開,對岸的淡水鎮就會引起火警,後來在兩地仕紳協商後,才決定變更廟址,這段曲折至今已顯為人知。已於88年完成擴建,從廟外觀看,其規模雖不大,但其內具有歷史與藝術意義的雕刻、建築及裝飾等均值得觀賞。

艋舺啟天宮

創建清朝乾隆51年(1786年),位於淡水河艋舺岸南端黃氏宗祠旁,為清代艋舺三大家族之一以經營木材的黃家自建,又稱料舘媽祖。

本宮所在地昔時稱為料館口街。「料館」則是鋸木廠製材廠之意。其地名之由來,係因遠在清朝嘉慶年間,此地已設有「料館」,後來在三角湧(今三峽),大嵙崁(今大溪)等處所產樟木,皆由大嵙崁溪(今大漢溪)水路運抵此處,於木材商所設之「料館」中製材。除將上料供軍需造船外,餘者加工後供為民用,因而成為原木集散要地。直至光緒年間築造鐵路所用之枕木,乃在此處製造,因而得名。

主祀天上聖母、觀世音菩薩、韋馱尊天、護法尊天。千里將軍、順風將軍、內龕多尊媽祖神像、內中有尊乃與本宮深有淵源、黃家後裔黃春子由大陸湄洲奉回所祀者、龕前左側瓷質聖母神像、乃前副主委郭來貢由湄洲迎回祀於者。

啟天宮又稱「料舘媽祖宮」,因為宮內主祀天上聖母媽祖,且坐落於「料舘口街」,即今梧州街以西的廣州街與環河南路交界一帶。

道光二十一年,黃姜生、黃昭祿父子在此地開設萬順料舘,所謂料舘就是鋸木製材廠,經營從福建進口福杉,是當時高級建築之材料,而從三峽(三角湧)、大溪(大嵙崁),或新店等地砍伐樟樹製材後,運至福州賣作軍需造船之用,由於進出口的需求量都很大,甚至劉銘傳築鐵路之枕木都在這裡加工供應,木料也都堆放在這岸邊交易,因為料館街口正好靠河道彎曲處,故來往船舶避風,故而起卸貨也方便,木材進出口碼頭也都集中在這裡。

相傳在道光二十一年有一艘載運福杉之紅船(木材運輸專用船隻,船頭漆紅,故稱之),卸貨後揚帆欲回福州途中,竟在晴空萬里,風平浪靜的海中,原地打轉,寸步不前;船員覺得奇怪,由於船隻為航行的安全,多於船上奉祀天上聖母媽祖,即焚香禱告請示神意,指示鑾駕欲留在艋舺以享煙祀,船家只得將船駛返碼頭,並洽眾議,此時在艋舺開設「料舘」的木材商黃昭祿即發願迎媽祖神像下船,供於自宅正廳「私祀」。

黃家自從奉祀天上聖母媽祖之後,更像是受到庇蔭般,奇蹟似地事業一帆風順,從此成為艋舺地方排行第二的大富人家。當時的打油詩即如此傳誦:艋舺第一好張得寶,第二好黃阿祿嫂,第三好馬悄哥。

黃氏家族於發跡後便在附近興建一所傳統式大宅院,閤家遷往新居,原本打算將供奉在舊居的媽祖神位同時遷徙過去,但由於在神前虔誠擲筊,卻未得允准,而仍留在舊居,其後當地居民信徒認為媽祖為庇佑地方;顯赫神靈,乃敦請改為公祀,經黃家同意及接受眾信徒要求,遂將舊宅捐獻作為媽祖鎮守之宮殿(黃家原住在本宮,即他的舊厝),定名啟天宮。艋舺人稱為「料舘媽祖廟」。

啟天宮為土角厝牆壁,屋頂蓋茅竹之舊民房,久經風雨吹打,難免破損,痕跡隨處可見;後有地方人士李振生,因高堂病篤,祈求許願果然蒙受感應康復,得以盡孝道之故,乃發起重建,在保正(里長)之協助下,修改重建為磚造瓦屋,前後二殿擴充到六十餘坪,稍有規模之廟宇,同時並奉祀池府王爺(又稱番王爺,據說為保護入山煉樟腦的人免遭番害之神)及關聖帝君,因此料舘媽祖在艋舺地方名盛一方,來參拜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

現在看得到的廟堂建築物,是民國七十七年啟天宮成立基金會,所逐步完成的續建工程,如金亭遷徙建築,接著民國七十八年將後殿木造改建鋼筋水泥樓房,以及前殿圍欄、門神、樑柱等,費時兩年才竣工。

 ● 士林慈誠宮

創建清朝嘉慶元年(1796年),原址在基隆河外雙溪口北岸現美國學校附近,由漳洲漢民所建,咸豐9年受到芝蘭街被燒毀影響,同治3年遷往士林街中心。

慈諴宮就是士林媽祖廟,為清朝中葉北部漳州人所建,面積達528平方公尺,故址在今士林美國學校附近,到了同治三年遷建新址,從光緒元年九月開始動工,光緒六年八月完工。廟主祀天上聖母,配祀廣澤尊王、土地公,後殿有觀音媽,供有註生娘娘、三奶夫人、臨水夫人、關帝聖君等。

按廣澤聖王是泉州人的守護神,清時泉州人來臺,皆抱一尊此神神像上船,以祈航海安全,士林地區雖大都為漳州人,然仍夾雜一些泉州人,乃有此廟。這位廣澤聖王是晉朝福建南安的牧童,生前善舉很多,有一天潛化升天,里人尊王神明。近年,有些信徒,將廣澤聖王的來歷編寫成為郭子儀的子孫,純屬無稽之談。該廟坐北朝南,只有前殿、正殿,兩殿間有一「過水廊」搭接。

慈誠宮是士林三大宮廟之首。主祀媽祖娘娘。廟前有酬神戲臺。戲臺後是士林市場。宮前小路原為基隆河上岸通往市場街道。「士林夜市」就是從慈諴宮前的茶水、點心攤販開始,連結士林市場為基礎,發展出來的商圈。對士林區民來說,慈諴宮週圍的店鋪,是士林人的「街上」和日常生活店鋪集中成為市集的地方。

1927年整修時,將磚壁改為石壁,廟前有廣場、戲臺,每年都有地方戲曲在此演出。在「芝益雲朔自天降福,蘭撓風順薄海蒙庥,士子騰歡孝廉船穩,林壬交頌仁來鏡澄」對聯旁,有石刻「誅仙陣」、「萬仙陣」、人物、雕花栩栩如生。在正殿懸有「同慶安瀾」匾,這是何應欽將軍的題款。廟的大門畫有宮娥、門神尉遲恭、秦叔寶,畫工精細;而最值得一提是在正殿旁有一幅用「老古石」做成的壁飾:該壁飾主要用石老 石古 石砌成士林舊街情形,有吊橋、報恩塔等一串回憶堆砌成的實體,下面是一水池,養有金魚,池旁並塑有魚翁垂釣。

在這幅壁畫前,可以找回往日士林的景觀,士林前稱八芝蘭。該廟重建於日治時期,於民國684月整修,廟前即是士林有名的夜市場。

 ● 大稻埕慈聖宮

原由泉州府同安縣漢移民,于清朝嘉慶年間迎奉艋舺八甲庄。咸豐3年泉籍頂下郊拼,敗退大稻埕的同安人,在咸豐4年(1854年)林右藻發起建廟。同治5年擴大改建長樂街,民國3年移至保安街現址。

位於臺灣臺北市大同區保安街4917 號,為主祀天上聖母媽祖之道教廟宇,與法主真君廟霞海城隍廟共稱大稻埕三大廟宇。大稻埕慈聖宮,本為大稻埕地區之福建省同安縣移民所信仰的媽祖廟,是為該地區同安移民的信仰中心。

嘉慶年間,由泉州府同安縣人奉迎來臺,最初祀於臺北艋舺1853年,艋舺的頂郊三邑人,為求穿越池沼,燒毀安溪移民的信仰中心艋舺祖師廟,假道偷襲下郊泉州府同安人,是為「頂下郊拚」事件,同安人遷徙到大稻埕媽祖神像亦隨同安人遷徙到大稻埕,同治五年(西元1866),重建於今西寧北路民生西路交界處,廟前正是貿易對渡碼頭。

1910年,日本官府實施市區改正,拆除廟宇,當地同安人士乃集資遷移至延平北路現址,並利用原始的樑柱與石材重建廟寺,1914年重建完成。原貌留存至今的慈聖宮,平面格局屬於中國傳統廟宇建築,前後各六進兩殿,兩旁有廂房。

慈聖宮的組織型態為管理人制,祭典日期則是每年農曆之三月廿三媽祖生。

汐止濟德宮

創建清朝嘉慶年間,位於基隆河中游南岸,石碇堡水返腳街牛稠頭渡口,為面對河岸觀潮的媽祖廟。道光年間重建,日治年間日人霸佔廟地建宿舍,被移至秀峰山腳,民國35年重回街面復建。

新北市汐止區位於台北盆地東北隅,適居基隆河中游,清光緒二十年,汐止為基隆廳石碇堡轄區,廿二至廿三年隸台北縣水返腳辦務署石碇堡,宣統元年改隸台北廳水返腳支廳,民國九年改台北州七星郡汐止街管轄,光復後,於三十四年歸屬台北縣七星區汐止鎮,至三十九年始劃入台北縣汐止鎮。至於「水返腳」,據道光元年姚瑩臺北道里記云:「水返腳者,臺境北路至此而盡。山海折轉而東,出臺灣山後,故名。」又陳培桂淡水廳志載:「水返腳,謂潮流漲至此也。」二說以後者較合理,故民國九年,日人改稱本地為「汐止」,同時也意味著潮汐能至此而止。

沿著汐止老街中正路而行,依稀可以捕捉到舊日風光,房屋建築格局不大,騎樓狹窄,兩側商家都為世居此地,中正路亦是汐止熱鬧市場,每日早晨攤販群集,各色青菜、肉類、衣飾、日用品,應有盡有,將迤邐之汐止老街點綴得生氣蓬勃。

來至237巷口,即見「濟德宮」屹立其間,正對著汐止碼頭,本宮又稱「汐止媽祖廟」,廟地係汐止望族陳金蘭所獻,據故陳住持傳述,此廟建於清嘉慶年間,當時位置在今廟埕康樂台;日據時期,日人為霸佔廟地,興建宿舍,乃強迫本宮遷徙,遂移至秀峰山腳下。

直至台灣光復後,於三十五年重建本宮,始安定下來,爾後屋頂破損,曾翻修補葺過。現廟中仍有兩對石柱,足以驗證廟宇歷史之悠久,一是正殿點金柱,鐫題「濟用舟楫水轉峰迴昭神光,德為聖人稱姑道母任子孫」,係道光27年(1847年),由西河眾裔孫敬奉;另一對是西廂註生娘娘殿中,書有「齊明遍天下畏敬奉承,祥開宋代子惠蒼生;至德配坤元含弘光大,蹟著湄洲母儀天下」,為咸豐8年(1859年),藍田徐姓弟子敬奉。

在一片市井繁華中,本宮顯得特出而超凡,建物包括三川殿、正殿與西廂,三川剪黏飾以天兵馭麒麟、雙龍左右朝之,脊垛則簡飾虎象瑞獸與蝦魚生物,瓦簷上並叢生幾撮綠草,在斑剝古樸中,呈現一股生氣。廊下單龍盤柱擎立,石獅鎮峙左右,門聯草書題就:濟眾博施咸稱慈母,德心克庠明此下民。石堵或透雕或淺刻,渾厚而篤實。

入三川殿,壽樑彩繪,貼雕花鳥柱矗立左右,樑上一匾書曰:「護國庇民」,乃昭和丁丑年(民國廿六年)仲夏吉置;往前即天井,兩側過水廊立有三對石柱,年代亦極古;而後即正殿,前置月台,上有盆栽,互吐芬芳,中有石香爐一鼎,為民國三十九年庚寅建置;正殿前懸匾額一方,題「慈航普濟」四字,係昭和十年(民國廿四年)秋月,由汐止街長李朝芳敬獻;殿中分設三龕,中龕主祀天上聖母,兩側石柱即道光丁未年古物,極受注目,左龕敬祀清水祖師,龕頂懸匾云:「靈蹟昭彰」,右龕恭奉城隍爺,亦有一匾書曰:「神靈人安」;同祀保儀大夫於民國三十四年,始分祀於義民里公園內忠順廟。

媽祖部將柳將軍千里眼及桃將軍順風耳侍立左右,各有對聯,一云「小大行為善惡收吾眼底,澄明觀察晨昏刺汝心中。」一曰「莫設雌黃長短談論在汝,不迷邪諂是非聽斷由吾。」另外,西廂中分別供奉地藏王菩薩與註生娘娘。出得廟外,橫過街仔,即是康樂台,造型簡單,熱鬧時節都於此搬演戲曲。又暖暖、十分寮亦自本宮分香,足證神威顯赫。

板橋慈惠宮

位於新北市板橋區鬧區,是舊擺接堡十七大庄的媽祖信仰中心,與枋橋街文昌廟(今板橋區)、枋橋街接雲寺(今板橋區)、枋寮廣濟宮(今中和區)及大安寮庄大墓公(今土城區)等寺廟合稱擺接堡五大廟。

「擺接」的稱呼是源自此地原為平埔族擺接社所有,漳州人林成祖和廖富椿等在清領雍正十二年(西元1734年)渡海遷徙,並於乾隆十五年(西元1750年)向官府申請入墾後,便沿用擺接音譯名稱。

據《淡水廳誌》的記載:淡水廳城(竹塹城)北兼東擺接堡十七莊(東北連內山生蕃界)上述的擺接十七莊中除了先民林成祖拓墾之後埔、社後兩莊之外,港仔嘴及新埔墘莊也隸屬今板橋區,至於其它十三莊則分屬台北市萬華區加蚋及新北市中和區、永和區、土城區地區。

由於林成祖及廖富椿兩位先民是最早至板橋地區開墾的,因此後來渡台的閩南人便立書契向林成祖租借土地,並約定每甲需繳納若干之年大租;此外亦向廖富椿承租土地建構房舍居住,並繳交年地基金。因此林成祖便被稱為擺接堡的大業戶,而廖富椿則被稱為板橋的開基地主。這項由私人承租的大租、番租、地基租直至日人據台後才全面取消租權,並由官方統籌辦理承租稅制。

板橋林家在清領時其即已富甲一方,蔚為全台首富,其中林國芳更曾於咸豐四年(西元1854年)解囊捐付銀兩帶頭修建本宮,義風可嘉。金浦傳香:本省許多著名的媽祖廟其肇建因緣大都是由唐山和尚奉請湄洲媽祖金身聖像抵台落腳,嗣由信眾庀財鳩工耗資醵金建廟崇祀聖靈,進而成為當地大廟或媽祖信仰中心,本宮之創建機緣亦是如此。

相傳清乾隆年間,有一位來自唐山行腳的和尚自湄洲嶼恭請天上聖母金身聖像雲遊渡海來台,行經台北廳擺接堡枋橋庄時,應本地地主鄉紳信徒等七十二位先賢要求懇留媽祖聖駕,以祐地靈人傑庄閣煥彩,並隨即組織「天上聖母金浦會」及建構一間小廟題額曰:「慈惠宮」奉安天上聖母聖駕,此即本宮草創伊始。

咸豐十年(1860年),泉漳械鬥之後,板橋林家林國芳新莊慈祐宮請來媽祖神像,暫置在接雲寺,象徵泉州人與漳州人的和平;同治十三年(1874年),林維源在板橋建立慈惠宮,才將媽祖神像移祀廟中。另傳乾隆時,有唐山行腳僧自湄洲天后宮媽祖渡海,行至板橋,本地士紳迎媽祖於街上,家家奉祀香火,有漳州府金浦縣七十二位檀越,建築草庵奉祀。當慈惠宮建立,亦將此媽祖聖駕移奉慈惠宮。

明治28年(1895年),牆壁坍塌,於翌年修繕竣工。1975年,以更新舊市區為由。部份建築遭拆除,1984年,修建竣工,改成三層樓的現代水泥建築。慈惠宮的一、二樓正殿兩側佇立千里眼順風耳兩尊,不同於其他媽祖廟手持武器的神像,其神像手持元寶,有招財的意義。

慈惠宮除主祀媽祖及千里眼、順風耳,另奉諸聖,如玉皇大帝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才光明佛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三官大帝太陽星君太陰星君南斗星君北斗星君五年千歲五府千歲斗姥元君太歲星君註生娘娘月老星君、中壇元帥文昌帝君關帝君魁星星君、虎爺。慈惠宮後方附有財神廟,奉祀財神玄壇真君,據說此供奉玄壇真君之地,就是台灣科技業富商郭台銘年少時所居之地。

北臺灣8縣市政府民政局及轄內代表宮廟,自2006年起將原「清代官祀臺北府城天后宮金面媽祖聖像」回臺北城民俗活動。2013年由新北市板橋慈惠宮擔任輪值主辦,並擴大邀請全臺11縣市高達38家宮廟共同參贊為民祈福。

台北府天后宮

創建清朝光緒14年(1888年),位於台北府城內,現228公園內國立台灣博物舘址,為台北城內官祀廟字。光緒21年台灣割讓日本統治,民國2年(1913年)日人拆台北府天后宮,改建為兒玉後藤紀念舘。鎮殿金面媽祖,隔年被三芝街長曾石岳申請迎回,民國8年創建福成宮供奉祀。民國93年適逢台北建城120週年,台北市政府盛意迎請,重回台北府天后宮舊址228公園回鑾鎮座,供信徒祭拜,擴大成北台灣媽祖文化節慶活動,現已連續十年舉行!

台北天后宮,是一座已消失的廟宇,原址就在今日台北市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新公園)內台灣博物館的後方。天后宮興建於光緒141888)年,是台灣巡撫劉銘傳任內,由官府出資,加上民間捐款所建,座落於當時全台政治中心的台北城內,可見天后宮地位何等尊崇。西元1887年,也就是台北府完成建城後的第3年,首任巡撫劉銘傳在今日的台灣省立博物館與二二八公園處建立當時唯一一座官蓋的天后宮,成為島內唯一省級官祀的金面媽祖。

18956月,日軍進入台北城,日本正式統治台灣之後,台北府天后宮就遭遇冷落的對待,廟址先被軍隊徵收,後來又做為台北辦務署的臨時廳舍。廟宇東側的空地則提供台北病院建造病房。1902年,總督府將天后宮移交給台北醫學校(後來的總督府醫學校、現台大醫學院)做為校舍及學生宿舍,正殿成為集會室,戲台成了舍監室。不久,又劃出內部校舍,做為國語學校的學生宿舍分舍。

天后宮是在20世紀初被拆除。1905年,總督府公告市區計劃,擴大台北公園(新公園)的範圍,天后宮成了公園預定地,隨後日本人就在遺址上動工建造「兒玉總督後藤民政長官紀念館」(今日的台灣省立博物館)以彰顯日本殖民政績,並就地施造象徵現代化的台灣第一座都市公園,而台北賓館(當時為台灣總督官邸)的建造地點與改裝時間與天后宮拆建年代、地理位置,都十分吻合。

當年拆除天后宮時,剩下的礎石、石珠等遺構,散落於新公園內,成為石椅或園景裝飾,遺跡至今仍然可見。部份石材則被搬至台灣總督府官邸(今台北賓館)做為修建庭園的石材。民國932004)年,台北賓館整修庭園時,挖出一些石材,經學者查證,確認就是來自於台北府天后宮的建築遺構。史料記載,天后宮基地有三千多坪,建築主體有七百九十五坪,廟宇恢弘、金碧輝煌,在當時與文、武廟並稱台北府三大廟,每逢初一、十五文武官員都要入廟參拜,直到日軍入城拆廟,後因日據時代日人拆毀該宮而移置他處,三芝鄉仕紳在日本棄置雜物堆中找到金面媽祖。

當時三芝鄉志士黃建龍知曉此事,乃聯絡望族曾石岳、江安輝、張子清等人,提議崇神建廟,經日人允准後,向上級申請回鄉奉祀獲准,經地方鄉親熱絡集資建廟。於民國八年(1919年)農曆十月二日媽祖廟落成,三芝鄉民迎請聖母入宮鎮座,從此香火鼎盛、香火從未間斷,至今福成宮已是三芝鄉民的信仰中心,信徒眾多,來自全省各地的虔誠民眾常組進香團前來參拜,而每年農曆的五月七日,鄉民均會盛大舉行廟會。

天后宮分成前後兩殿,護室高達兩層樓,殿宇巍峨,古城區少有規模如此龐大的建物,而這批出土的石階長度動輒長達三十公分,更印證確實屬於天后宮。天后宮不只規模宏偉,選用的石材也與眾不同。台北城牆石選用的主要為來自內湖、大直的石頭,但由於劉銘傳極為重視天后宮,因此多半使用質地較細緻、堅硬的觀音山石建廟;出土的石材中有部分為福建泉州花崗岩。由於市府與三芝福成宮已達成約定,未來每年都將安排金面媽祖回鑾台北城,文化局將募款並以這批遺構和二二八公園內的石柱珠,就地設計建造成天后宮式樣,作為來年金面媽祖回城時的行館。

六、北台灣媽祖文化節之濫觴

有「台北府城媽祖回娘家」之稱的北台灣媽祖文化節,今年2014年邁入第10年,更適逢台北建城130周年,台北市政府將延續去年的規模,並且將遶境路線從北門擴大至西門一帶,此外,各地媽祖也將在西門町武昌街上的「台灣省城隍廟」駐駕3天,同慶台北建城紀念。

 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台灣巡撫劉銘傳建台北府城,官方雕造台北府城天后宮之金面媽祖,光緒皇帝親自敕封,是當時台北城內知名的官廟。後來日本佔據台灣統治,在大正二年(1913),日本人為了興建「台灣總督府博物館」,硬是拆除了天后宮。天后宮的殘跡,散布於二二八公園內。

 台北府天后宮被拆毀後,金面二媽移置臺北官廳倉庫一角,後經三芝人申領迎回發起建廟,於是在民國八年安座在三芝福成宮。直到2014年〈民國九十三年〉,台北市一群文史研究者謝英從、高賢治、吳智慶等在探討台北府天后宮遺物,往三芝街探視,促動民國九十三年展開台北府城媽祖回娘家創舉。提供台北市政府民政局邀民間各宮廟發揮,演變成北台灣媽祖文化節;恭迎金面二媽由北門承恩門重回台北城巡禮盛會。

 北台灣媽祖文化節在台北建城120周年時開始舉辦,當年北市各界恭迎原「清代官祀台北府天后宮金面媽祖聖像」 回台北城活動,讓媽祖駐駕清代台北府城天后宮舊址,即今台北228公園內台灣博物館址,多年來已成為北台灣8縣市盛舉重要的節慶活動之一。

 2014年台北建城130周年,台北市文化局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讓民眾了解台北今昔蛻變,建議掌管宗教業務的民政局與文化局合作,建城130年與媽祖回娘家10周年相互加乘。配合北台灣媽祖文化節,繞境路線從北城門起,經重慶南路、武昌街、中山堂等,再回到台博館廣場,今年更擴大至西門町中華路、成都路一帶。

台北府城媽祖定於104日〈週六〉上午9點由三芝返抵北門城外,9點半準時由台北市長接迎進台北城,經重慶南路、武昌街,11點半來到舊日廟地;現台北市228公園內台灣博物館前神尊頓駐3小時,下午2點半再出巡遶城。

 由山水人文學會執行長吳智慶老師發起,請台北市228謝英從館長、台北市莆仙同鄉會黃逸耕副總幹事、八識文創工作室共同召集,邀約相關文教界朋友百人,上午9點動員至北門口迎接入城,沿途伴隨記錄至228公園。下午2點台大醫院捷運站1號出口集合出發;至台灣博物館前會場觀看台北府城媽祖出巡遶城。

文圖:山水人文學會(02)258127657  0935606657 Email:a0935606657@yahoo.com.tw

 七、結論

本文探討台北淡水河流域的媽祖信仰,從史前年代台灣原先住民人類信俗:凱達格蘭族各社早期共同的祖靈信仰,至明末清初漢移民帶來佛道儒家多神的宗教信仰,台灣媽祖信仰源流,近代的媽祖信仰興落,由弱少轉成強勢社會主流。尤以象徵海洋文化傳奇,祈佑水運航行保安,生活安定富裕的林默媽祖信仰,在台北淡水河域媽祖宮廟設立發展,總不斷的發揮其重要角色。

迎接新一年動力,促進加強海峽兩岸的媽祖文化交流,帶動前瞻性的台莆兩地促辦媽祖嘉年華構想,知性文教創意旅遊擴展,協力聯結莆仙同鄉和全世界媽祖信眾的紐帶。

 

 參考資料:

蔣維錟《台灣明鄭政權與開台媽祖》,載《尋根》19961
現存台南市北區自強街的小媽祖廟
莆田《玉湖陳氏家乘》莆田石庭頂舊厝《黃氏族譜》
肖一平《海神天后的東渡日本》,載《媽祖研究資料匯編》一書《明神宗實錄》
伍天輝《鄭成功胞弟七左衛門族在日本的衍派》,載《福建史志》19972期。
方豪《中國天主教史人物傳》上冊314─315中華書局影印本
金秋鵬:〈媽祖信仰與海上交通〉